日韓寵物產業(yè)發(fā)展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?
日期: 2019-02-27 09:10:26|點擊: 2592|分享到:

        天風證券近期在研報《寵物產業(yè)深度研究系列之四:日韓寵物產業(yè)發(fā)展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?》中預測,隨著年輕人收入增長及住房條件改善,養(yǎng)寵意愿將轉化為實際養(yǎng)寵行為,寵物數量不斷增長,疊加了食品滲透率及支出水平的提升,預計未來10年,中國的寵物食品市場規(guī)模將超過1300億元。

       在鄰國日本和韓國,寵物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各有不同。日本寵物行業(yè)已經發(fā)展成熟,近10年日本寵物數量呈緩慢下滑趨勢,但寵物主消費意愿強,單只寵物的平均消費增長成為寵物行業(yè)的增長驅動力;韓國家庭養(yǎng)寵率已經接近30%,市場規(guī)模持續(xù)增長,預計未來仍保持10%以上的增速,同時寵物數量的增長推動了寵物食品行業(yè)的快速發(fā)展

       日本:平均消費增長是近十年行業(yè)驅動力

       1、寵物數量持續(xù)下滑,貓和小型犬更受歡迎

       2017年,日本寵物數量約為1946.8萬只,其中寵物貓的數量約為988.6萬只,寵物犬約為958.2萬只,寵物貓的數量首次超過了寵物犬。總的來看近十年間,日本寵物數量呈持續(xù)下滑的趨勢,其中寵物犬的跌幅最為明顯,與2008年相比2017年寵物犬下滑26.9%,而同期寵物貓下滑9.2%。

       2、市場規(guī)模:寵物主消費意愿強,每年花費1.5萬億日元

       日本寵物市場規(guī)模已趨于穩(wěn)定,單只寵物的平均消費增長成為了近十年行業(yè)增長的驅動力。

       2017年日本寵物行業(yè)市場規(guī)模約15135億日元(約合人民幣920億元),同比增長僅1%。2003-2007年日本寵物市場規(guī)模復合增速約為3.2%,但是隨著2008年之后寵物數量的逐漸減少,市場增速出現了下滑,過去十年間復合增速僅為1.1%。

        寵物主愿意為寵物消費,整體消費水平高。從Anicom對日本寵物主過去一年寵物相關消 費的調查來看,寵物犬合計約45萬日元(約合人民幣2.7萬元),寵物貓合計約21萬日元(約合人民幣1.3萬元),寵物犬的消費金額約為寵物貓的兩倍,其中醫(yī)療、服務的差別最為明顯。

       3、寵物食品:國產品牌競爭力強

       寵物食品消費量下滑,導致市場增長近乎停滯。根據歐睿國際的數據統(tǒng)計,2017年日本寵物食品市場終端口徑的規(guī)模約為37.4億美元(約合人民幣254億元),同比增長約為0.3%,過去5年復合增速僅為0.2%。增長停滯的最主要原因是寵物數量特別是寵物犬的減少,導致了寵物食品消費量的下滑。

       根據日本寵物食品協(xié)會的數據,2016年日本寵物糧消費量約為56.9萬噸,同比下降0.7%,其中狗糧29.5萬噸,同比下降4.0%,貓糧27.4萬噸,同比增長3.1%。過去二十多年里,日本貓糧消費量穩(wěn)中有升,但由于寵物犬越養(yǎng)越少、越養(yǎng)越小,日本狗糧的消費量大幅下滑,導致了寵物食品消費量的下降。

       渠道上看,盡管過去幾年線上渠道增長明顯,但是線下渠道仍為日本寵物食品銷售的主要渠道。在線下各種渠道中,專業(yè)渠道是份額第一的渠道。2018年線上渠道占比12%,線下渠道占比88%,其中商超渠道占比28.6%,專業(yè)渠道占比55.5%,醫(yī)療渠道占比3.9%。

       巨頭并購及推新使集中度穩(wěn)步提升。2017年CR3/CR5/CR10分別達到42.2%/52.6%/67.0%,其中,2014年4月瑪氏收購寶潔在歐洲以外的寵物食品業(yè)務,提升了瑪氏在日本市場的市占率;而2015年以來尤妮佳憑借著Best Balance新系列產品以及Grand Deli高端產品的成功(2015-2017年,兩個品牌市占率合計提升2%),也使得市占率有所提升。

       品牌格局分散,公司份額集中。與美國寵物食品行業(yè)類似,日本寵物食品市場也呈現出“品牌分散、公司集中”的格局,大多數公司都選擇了多品牌策略,其中品牌CR10為36.4%,而公司CR10為67.0%。從具體公司來看,瑪氏份額領先占比達到20.1%,日本本土公司尤妮佳緊隨其后,占比13.0%,而高露潔憑借希爾斯(日本第一品牌占比7.0%)在日本的熱捧,以9.1%的份額排名第三。

       在日本,國產與進口品牌分庭抗禮。自從2000年以來日本國產糧的消費量占比一直在穩(wěn)步提升,目前國產糧占比約為55%,進口糧約為45%。而日本本土品牌尤妮佳(Unicharm),在寵物食品領域的份額僅次于瑪氏,寵物清潔用品在日本和美國市場占據領先地位。

       2017財年公司主營業(yè)務收入總額達57.2億美元,凈利潤達到4.7億美元。在營收構成中,個人護理業(yè)務占比最高,占比86.6%,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;寵物護理業(yè)務穩(wěn)健發(fā)展,營收占總收入的12.44%。
 

      韓國:近30%家庭養(yǎng)寵,市場規(guī)模持續(xù)增長

      1、寵物數量:養(yǎng)寵比例仍在提升中

      韓國寵物犬占比近七成,近幾年寵物貓的數量快速增長。根據歐睿國際的數據,2017年韓國共有寵物651.7萬只,其中寵物犬441.1萬只,寵物貓210.6萬只。養(yǎng)貓熱潮同樣席卷了韓國,2017年寵物貓的增長速度高達25.0%,貓的總數已經達到2007年的十倍,而寵物犬的增速僅為5.1%。

       隨著家庭成員人數的減少,越來越多的人養(yǎng)寵物,以減輕生活的孤獨感。據韓國統(tǒng)計廳調查數據顯示,1990年韓國單身家庭比例不到9%,到2015該比例達到26.5%,預計到2020年,韓國單人家庭的比例將達到29.6%,成為最普遍的家庭形態(tài)。

       隨著未來養(yǎng)寵物的人口將繼續(xù)增加,寵物數量仍將保持增長。根據韓國農村經濟研究所的數據,2017年約有875萬只寵物,預計到2027年寵物數量達到飽和,屆時將有寵物1320萬只。

       2、市場規(guī)模:保守估計2027年超過6萬億韓元

       2017年韓國寵物市場規(guī)模約2.33萬億韓元。根據韓國農村經濟研究所的預測,隨著2027年寵物數量穩(wěn)步增加至1320萬只,韓國寵物相關產業(yè)的規(guī)模預計將從2017年的2.33萬億韓元(約合人民幣143億元)增長到2027年的6萬億韓元(約合人民幣368億元),在2032年達到7萬億韓元(約合人民幣430億元)。

       寵物主消費能力較強,月均支出14.5萬韓元。韓國寵物主總體的消費水平較高,根據韓國寵物食品協(xié)會的調研數據,韓國寵物主為寵物月均花費14.5萬韓元(約人民幣900元),其中月均5萬韓元(約合人民幣310元)占比最高,達29.8%,而超過15萬韓元(約合人民幣920元)的占比19.9%。

       3、寵物食品:過去五年復合增速超15%

       寵物食品行業(yè)快速增長。根據歐睿國際的數據,2017年韓國寵物食品市場規(guī)模約8.1億美元(約合人民幣56億元),同比增長11.2%。過去幾年韓國寵物數量的增長,推動了寵物食品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,過去5年的復合增長率約15.4%。

        韓國的線上渠道發(fā)展迅速,已成為占比最大的渠道。2004年商超和專業(yè)渠道是韓國寵物行業(yè)的主要渠道,但是隨著電商的快速發(fā)展,2017年線上渠道占比已經達到42.9%,而線下渠道占比57.1%,其中專業(yè)/商超/醫(yī)療渠道占比分別為29.2%/15.4%/12.5%。

        雖然有所下滑,但市場集中度仍然較高。2017年韓國寵物食品CR3/CR5/CR10的占比分別為37.6%/49.3%/62.3%,市場較集中?,斒险急?20.2%,市場份額第一,第二第三的公司均為韓國本土公司。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進入,寵物食品行業(yè)的集中度于2012年相比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。
 

       從日韓看中國,尋找寵物行業(yè)問題的答案

       1、我國到底有多少寵物?

       從寵物食品消費量來反推我國的寵物數量,可以看到,2017年農業(yè)農村部統(tǒng)計規(guī)模以上寵物飼料產量120萬噸,其中狗糧90萬噸,貓糧30萬噸。由于主糧出口和進口比例小,假定上述數據即為國內寵物消費量。至于寵物的平均消費量,天風證券則參考日本的數據進行推測。

       貓的食量:由于貓的食量差異較小,天風證券選擇了日本過去5年寵物貓消費量的平均值作為我國寵物貓的消費量,約為27噸/千只。

       狗的食量:與貓不同,不同體型的狗食量差別較大。參考歐睿國際的數據,2017 年 我國大中小型犬的比例約為50:30:20,日本約為83:12:5,參考日本歷史上狗糧 消費量,基于兩國寵物犬構成差異,計算出我國寵物犬消費量約為45 噸/千只。

       基于以上數據,推測2017年我國“真正吃寵物主糧的寵物”約3100萬只,其中狗 2000萬只,貓1100萬只。“3100 萬”所代表的就是完全吃寵物糧的寵物數量?;诖?,天風證券定義“有效寵物數量=貓狗數量 x 主糧滲透率”,“有效寵物數量”的增長來自兩方面,即貓狗數量的實際增長和主糧滲透率的提升。

       目前我國家庭總數約為4.6億戶,以有效寵物數量3100萬計算,戶均養(yǎng)寵數量約為 0.07 只,考慮到很多養(yǎng)寵家庭不單只養(yǎng)一只寵物,我國當前的養(yǎng)寵家庭占比約為4-5%,與美國日本等成熟國家存在很大的差距。

       2、老齡化是不是養(yǎng)寵的驅動力?

       結合日本寵物的發(fā)展歷史可以看出,老齡化驅動寵物行業(yè)增長是個偽命題:近幾年日本老齡化加深,但寵物數量反而下降。

       天風證券認為,寵物數量是寵物行業(yè)的核心因素,寵物數量能否增長在于養(yǎng)寵意愿能否轉化為養(yǎng)寵行為。根據日本養(yǎng)寵意愿調查的結果,2013-2017年日本養(yǎng)貓意愿變動不大,而養(yǎng)狗的意愿持續(xù)降低,這也與日本貓狗數量的實際變化相匹配。

       具體到年齡層來看,20-29 歲是養(yǎng)寵意愿最強的年齡段,30-59歲水平接近,60 歲以上養(yǎng)寵意愿明顯降低。由此可以推斷,老齡化的持續(xù)加深會使日本平均養(yǎng)寵意愿下降,從而導致寵物數量進一步下降。

       而根據韓國寵物食品協(xié)會的調查,韓國年輕人的養(yǎng)寵意愿最強,“非常想養(yǎng)”和“有點想養(yǎng)”的占比合計達到 52.5%,而隨著年齡的增長,“完全不想養(yǎng)寵物”的比例也隨之上升。

       3、我國寵物食品行業(yè)潛在的市場規(guī)模及未來增速?

       寵物食品行業(yè)規(guī)模=寵物數量*寵物食品滲透率*單只寵物消費金額=有效寵物數量*單只寵 物消費金額。在發(fā)達國家,由于寵物食品滲透率高,有效寵物數量近似于寵物總數。從“有 效寵物數量”的角度入手,要判斷我國寵物行業(yè)的潛在規(guī)模及未來增速,最重要的就是判斷我國寵物飽和時的水平。

       中國目前的人口結構變化和20世紀80-90年代的日本有相同之處。1994年中國生育率降至2以下,在2008年左右一度逼近1.5,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略有回升,但是依舊較低。2016年中國老年人口比例超過10%,且有不斷擴大的趨勢。

       以“戶均寵物數量”代表“寵物滲透率”,以“65歲以上人口比例”衡量“老齡化”程度。 2004-2008年間日本戶均寵物數量達到頂峰,期間日本65歲以上人口占比平均約為 20%。2017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11.4%,假設該比例平均每年增長0.6%,到2032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超過20%。

       參考日本,預計2030年后我國寵物數量將逐漸趨于飽和,假設到2037年我國寵物滲透率達到日本的飽和水平,即0.47只,那么我國戶均寵物數量的復合增速可以達到 10%。

       2017 年規(guī)模以上寵物飼料產量約120萬噸,以每噸1萬元的出廠價格以及平均1倍的加價率進行計算,干糧市場規(guī)模約240億元。 假設干糧在當前寵物食品中的份額為 80%,那么我國寵物食品市場規(guī)模約300億元。

       假設不同情境下,有效寵物數量的CAGR為10%/12%/14%(預計 2017-2037復合增長率10%),單只寵物平均支出的CAGR為3%/3.5%/4%(過去十年日本單只寵物平均消費支出的復合增長率約為3%),那么到2027年我國寵物食品市場規(guī)模將達到千億級。

       4、未來寵物食品競爭格局

      在寵物食品渠道方面,中美日韓都呈現出“二八格局”,但是存在明顯的差異,具體表現在:日本“專業(yè)+商超”占比84%,美國“商超+專業(yè)”占比81%,韓國“線上+專業(yè)”占比72%,而中國與韓國類似,也是“線上+專業(yè)”的結構,但占比更高,達到80%。

       渠道的差異導致了市場集中度的不同。基于我國寵物行業(yè) “線上+專業(yè)”的渠道格局,天風證券認為未來寵物食品行業(yè)的集中度應低于日本當前的水平。

       無論在美國還是日本,寵物食品行業(yè)都是“品牌格局分散,公司份額集中”,多品牌策略是龍頭公司共同的選擇。在我國盡管瑪氏份額領先,但市場格局十分分散,市場集中度有 很大的提升空間。那么本土公司應如何突圍?

       天風證券認為答案是“以研發(fā)創(chuàng)新為核心,針對性滿足市場需求,多品牌策略細化市場”。比如在日本寵物食品市場中,由于國產品牌性價比更高、更貼近本國市場且推陳出新頻率快,使得在與進口品牌的競爭中未落下風。代表公司尤妮佳,每年投入 1%用于研發(fā),針對市場需求不斷推出新產品,使得市場份額穩(wěn)步上升。

 
其它新聞